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1001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18643443977

首页 > 健康专题 > 很多知名博主陷入抑郁

很多知名博主陷入抑郁

2025-10-24 00:00    来源:生命时报  点击量:15  评论(0人参与)
 

拥有数千万粉丝的教育博主李某乐,成为网红后抑郁;33岁的某知名健身博主因抑郁症轻生;坐拥250多万粉丝的搞笑短视频博主“小李飞叨”前阵子被确诊抑郁……近年来,诸多知名博主被曝精神心理问题,虽说目前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他们特殊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确实增加了抑郁的风险。


首当其冲的就是夜间睡眠不足。很多博主的工作时间是在晚上,而且多半要持续活跃到深夜,有的甚至通宵不眠。这种混乱的作息让身体吃不消。夜间睡眠不仅能让身体得到休息,精力得到恢复,还是一个身体自我修复的过程。有了正常睡眠,中枢神经内分泌才会正常发挥作用,生长激素、褪黑素等与睡眠、情绪等有关的神经递质才能规律释放,以维持生物钟稳定,降低抑郁风险。而晚睡晚起,或者黑白颠倒,脑内神经内分泌紊乱,大脑减少自我修复和清理代谢废物的机会,抑郁风险随之增加。且熬夜时间越长,累积效应越明显,抑郁风险也越大。这也是很多抑郁症患者发病的重要生物学机制之一。
此外,网红有个不同常人之处,就是他们多数有固定的人设,或者说是展示给大众的社会角色,因此很难做真实、完整的自己。成功的人物设定可以给网红们带来福利,收获关注,但这也是一种限定和枷锁。网红们把评价自我的权力过度让渡给观众,可能会为了迎合粉丝,故意压抑自己与外部期望不一致的地方,努力维护外在形象和个性,以保持自己的吸引力。长期处于这种固定、狭隘的人设中,会让一些人活得很疲惫、很焦虑,甚至很分裂、很扭曲。
而且,网红们树大招风,不论他们自以为做得多完美,总有一些人不满意。如果再出现一些瑕疵、小错,很容易被“黑粉”揪住不放,无限放大,招致一波又一波的攻击甚至辱骂。除了商业网红,一些专业突出的学术名人,在网络上很活跃、很受拥戴,但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因出名而遭人嫉恨,被孤立排挤。这些持续的负性刺激和体验,都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无疑增加了抑郁风险。
最后,网络博主的赛道很卷,行业竞争压力很大,在其中一直保持上游位置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有些头部网红,一个人的成功就等于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的成功,虽赚得多,但背负的责任和期望也很大。这些竞争和压力,会成为一种慢性的应激,一直消耗着网红的心理能量。有的网红本身不喜欢竞争,或者心理韧性不佳,再遭受一些网络冲击,或在竞争中受到挫败,影响心情和自信,很容易就陷入抑郁的泥潭。
好在,不少网红博主已经意识到问题,很多人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抑郁了,对病症也有客观合理的认识,主动接受药物治疗。这既有助于他们的康复,也传播了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样积极理性的博主,也值得享有被关注的红利。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李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3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