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最耗阳气
发布日期:2025-08-15《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的是人体和阳气的关系好比自然与太阳,没有太阳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同样的,人缺少阳气就会减寿。在自然界中,阳气生于春,旺于夏,三伏天达到鼎盛,但此时人体中的这把“生命之火”面临着重重考验。
三伏天酷热,人体阳气走于肌表,浮散于上,容易随汗“出逃”。当出汗过多,肌肤腠理大开,空调、风扇等“人造邪风”还会时不时顺着张开的毛孔偷袭人体,伤及阳气。另外,天气炎热时,人们经常吃冰淇淋、喝冷饮,这对于内里阳气本就空虚者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打击。
一般来说,阳气损耗会有以下表现。1.持续疲劳,睡醒仍疲惫,动则气喘。2.消化罢工,腹胀冷痛,大便溏稀。3.自汗不止,出汗后还有发冷的感觉,这是卫阳不固的典型表现。4.肩膝冷痛,遇寒加重。5.免疫溃败,反复发生风热、风寒感冒,这是阳气难以抵御外邪所致。
如何在三伏天给阳气“加油”呢?分享三个方法。
晒背:向天借阳气。三伏这段时间做日光浴,不但能补充身体阳气,还能祛除痼疾。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阳经多循行于后背,特别是正中的督脉和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阳经,膀胱经循行从头到脚,贯穿全身,晒背可以使经脉充分吸收自然界的阳气,促进气血顺畅,提高人体气化的能力。建议在上午9点或下午4~5点,晒背20~30分钟;晒背过程中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晒背时不要晒头,应戴帽子、穿防晒服,以防皮肤晒伤。
食疗:内调养阳气。生姜温中散寒,大枣健脾扶正,苏叶除湿和胃,这些都是夏季补阳、排寒、除湿的好食材。可取生姜3片、红枣3~5枚(掰开)、苏叶3克,加适量清水,煮15分钟,加少量红糖调味即可饮用。此方特别适合体虚怕风的人群和痛经女性,但阴虚内热者(表现为手足心热、舌苔少等)及饮用该方上火的人群慎用。
艾灸:强身补阳气。大椎穴(后背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神阙穴(肚脐窝)、三阴交(内踝尖上4横指处、胫骨内侧缘后方)是最易受外邪侵扰的“三个关口”,艾灸这三处可温壮元阳、激发经气。具体方法:点燃艾条,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处进行温和灸。每周灸2次,成年人每次15~20分钟,儿童10分钟左右,艾灸时间最好选择上午阳气升发之时。有嘴唇干、大便干等表现的湿热体质者不适合艾灸。
-

错失良机的患者
窗外的树叶开始落了,秋风卷起落叶,带着一丝凉意。得知万女士离世的消息,我脑海里反复浮现的,是一个月前她躺在病房里,用手机发来的那句“想早点好起来,跟你们聚聚”,
发布日期:2025-10-24 -

很多知名博主陷入抑郁
拥有数千万粉丝的教育博主李某乐,成为网红后抑郁;33岁的某知名健身博主因抑郁症轻生;坐拥250多万粉丝的搞笑短视频博主“小李飞叨”前阵子被确诊抑郁……近年来,诸多知名
发布日期:2025-10-24 -

六步调治内分泌病
脸色暗沉长斑、月经紊乱、失眠焦虑、体重难以控制、疲惫不堪……你是否长期被这些问题困扰,却查不出是什么疾病?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幕后指挥”——内分泌系统
发布日期:2025-10-24